【樂活人生】在咖啡中‧遇見幸福

某天,在公司的email裡面看到一個社團宣傳廣告

像我這種分不出咖啡好壞
對咖啡的了解程度猶如一張白紙的我
這樣的課程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啊!
我毫不猶豫地按下了「我要報名」的按鈕

這門課程的內容非常豐富
除了咖啡的歷史、品種、產地、處理、烘培等基本介紹外
還會讓我們學習如何自己煮咖啡呢!


第一次用這種虹吸式Syphon壺煮咖啡
看著滾水從底部吸上來,超神奇!

此外,每次課程老師都會帶來兩種以上的咖啡豆
現場研磨並且煮出一杯杯香醇的咖啡
讓同學試喝,學習如何品嚐咖啡

喜歡玩音響的人,戲稱那些分辨不出音響好壞的人是「木耳」(木頭耳朵)
我想,那我的味蕾應該是「木蕾」吧!
因為我根本分辨不出咖啡的好壞啊!

老師:「這杯咖啡的豆子口感比較明亮,不像上次的豆子口感比較沉」
我心想:「啊?明亮?沉?」

老師:「這杯咖啡的豆子的口感比較圓潤,不像上次那杯的比較有稜有角」
我心想:「什麼?圓潤?有稜有角?」

老師:「這次的豆子的口感比較有層次,你可以品嚐到很多種風味」
我心想:「啊?層次?很多種風味?我只喝到一種咖啡味!」

我仔細地確認老師講的每句話,老師講的真的是中文。
看到旁邊同學認同地猛點頭,我一直懷疑我是不是從火星來的

 

原來,咖啡的口感,可以有這麼多種形容詞啊!
口感比較「明亮」?這是什麼口感啊?明亮不是形容光線與環境的嗎?難道喝完之後嘴巴會發光嗎?
口感比較「有稜有角」?那應該是喝到沒有濾乾淨的咖啡渣吧….
口感有「層次」?這個我勉強可以體會得出來,反正就是隨著咖啡停留在口中的時間不同,而有不同的風味
發明這些形容詞的人還真是高明…

有時候,班上同學彼此間會分享心得
有人提到當他自己開始學煮咖啡,真正了解到什麼叫做一杯好咖啡之後
就覺得星巴克的咖啡很難喝
「喔?會嗎?我還是覺得很好喝啊!」我心想

也有人說,喝咖啡就該喝黑咖啡,不該讓牛奶和糖糟蹋了一杯好咖啡
「啊?咖啡搭配牛奶和糖才是王道啊」我暗自反駁
喝黑咖啡對我而言,就跟喝醬油一樣痛苦
牛奶與糖雖是配角,但卻能像仙女棒一樣,將咖啡的香味「點醒」
讓整杯咖啡有了新的生命

 

對於我這種舌頭中風、味覺麻痺的人來說
便利商店賣的左岸、貝納頌已經很好喝了(雖然稍甜了些)
7-11賣的City Coffee我也常常光顧 (我最常喝中杯熱拿鐵)
至於星巴克,那對我而言已經算是頂級好喝的咖啡了…

雖然我的味蕾在這幾堂咖啡課中沒有太大的長進
但從這門課中,我最大的收穫是,如何去「品嚐」咖啡:

 首先,先深深地吸一口氣,感受這杯咖啡的香氣

 接著,喝一小口,讓咖啡在你口中停留一會
透過舌頭慢慢攪動,讓咖啡散佈至整個口腔
細細品味咖啡的酸、甜、苦等多元風味後,才讓它緩緩地滑入喉嚨

 最後,用盡一切你所想得到的形容詞去描述這杯咖啡給你的感覺

啊!我懂了!原來這樣才叫做「品嚐」啊!
品嚐美食、美酒,不也是同樣的方法?

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吧!,讓味蕾有更多的機會好好地去感受、去體驗
讓「進食」不再只是一個「填飽肚子」的過程
而是一個能與食物互動的體驗
透過味蕾與食物的親密接觸,感受食物帶給你的美味與愉悅

 

作家王文華曾在「Life 2.0 我的樂活人生」書中提到:

 今年以來,我開始講究每一餐。
未必要山珍海味,但就算是蚵仔煎,也要細嚼慢嚥。
未必去大飯店,但就算是路邊攤,資料也要蒐集齊全。
我把每一餐,當做生命給我的一個機會。

 當我打開餐巾、舉起刀叉,我聽見生命對我說:
「你可以透過食物和旅行來認識、享受我。」
用這種方式你賺不到錢,得不到名,但是快樂卻一點一滴地發生。
原汁原味,絕對實在。

感謝公司社團開了這門咖啡課
讓我得以一窺「品嚐咖啡」的門道,不再只是個看熱鬧的門外漢
雖說自己的舌頭跟味蕾不長進
無法明確地分辨出不同種類咖啡豆之間風味的差異
但是,我開始懂得如何去品嚐咖啡、品嚐美食、甚至是品嚐人生…

這門課實在是太值得了!

一般留言 (1)

  1. 珍惜公司完整豐富的資源ㄚ!!

發表留言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